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训练—岑参(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0页8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训练—岑参(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岑参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上阻风雨
(唐)岑参①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
(清)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②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下狱三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B.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奇。
2.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3.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月出”指月亮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句句用韵,两句一转,兼用顶真,构成朗朗上口的咏唱情调。
D.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写秋天,写夜饮,写音乐,但两首诗的意境氛围和其中寄寓的情感却有很大的不同。
4.后人评价此诗“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表现出来的“盛唐气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掖省即事①
岑参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
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微②。
平明端笏陪鹓列③,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注] ①西掖省:中书省。②紫微:紫微宫,朝会时皇帝所在的宫殿。③鹓列:朝官的行列。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首联本不需对仗,而本诗却以骈偶开篇,且严整精工,文采斐然。
B.颔联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展开描摹,着力表现皇宫景色明丽华贵的特点。
C.颈联中“陪”与“信”字传达出诗人闲散无聊、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感。
D.前三联叙写诗人从出发、朝会至归家的行踪,环环相扣,明晰而有序。
6.本诗的尾联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①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②,藤花罥③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注】①仙掌:华山有仙人掌峰。唐代一度改华州为仙掌,后遂称华州及华阴县为仙掌。②鱼艇:指轻便渔船。③罥:挂;缠绕。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B.“关门劳夕梦”指向诗人自己,而“仙掌引归骖”则扣题,点明了友人的去向。
C.“藏”表现了荷叶茂密、连绵的特点,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描绘的画面相似。
D.本诗格调高昂,意象选取别具匠心,意境鲜明独特,展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8.诗歌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范公丛竹歌并序(节选)
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见示,美范公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