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2 文言文阅读 学案29 理解活用实词—抓住规律,语法判定.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15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2 文言文阅读 学案29 理解活用实词—抓住规律,语法判定.docx
文档介绍:
学案29 理解活用实词
——抓住规律,语法判定
课堂学案
复****任务 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点,形成翻译中的“词法意识”。
考情微观 (见学案28)
知识图要
活动一 掌握名词、动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
(5)而相如廷叱之:廷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
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能”“可”“欲”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齿:齿
⑥未云何龙:云、龙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有副词(“不”“已”“相”等),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
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军
②鹪鹩巢于深林:巢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
⑤风乎舞雩:风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规律和特点: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衣、怀
②武能网纺缴,檠***:网、檠
③曾皙后:后
④籍吏民,封府库:籍
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连用(或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性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荆轲)又前而为歌曰:前
②扣舷而歌之: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
规律和特点:“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一般连接动词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二、动词活用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