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24 写作之聚焦主题(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38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24 写作之聚焦主题(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文档介绍:
考点24 写作之聚焦主题 解析版
✬题组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荀子·乐论》曰:“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译文:音乐在宗庙之中时,君臣上下一同听音乐,就没有不和谐恭敬的;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同听音乐,就没有不和睦亲近的;乡里宗族之中,年长年少的人一同听音乐,就没有不和乐顺畅的。)
材料二  中国近现代美学家蔡元培指出,悲剧和滑稽画“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进而“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
材料三  德国美学家席勒说:“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和启发,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者结合自己参与的审美活动和美育实践,以“美育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让美育成就“美丽人生”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这是北大最负盛名的校长——蔡元培对“美育”的论断,自蔡校长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
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也是心灵教育,是成就“美丽人生”的必由之径。
辞赋之华美,唐诗之壮美,宋词之秀美,一代代人在古典文学中寻觅“美”的答案。课堂上,我们从老师娓娓道来中,读出了士大夫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淡和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浇灌,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滋养。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走南闯北、日晒雨淋的快递小哥,时刻把《唐诗三百首》放在行囊;看到农民大姐在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中,以诗词为良药,补给精神力量。
所以审美教育本质是一次思想、心灵的摆渡。叶嘉莹之“用诗词感发人心”,余秋雨之“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正如农业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时常在乡间田野中演奏,这为他的“禾下乘凉梦”涂抹上艺术的色彩。他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也在创造科学之美,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披荆斩棘,这也为后辈在追寻“美丽人生”的道路上以深刻启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宣传“美”的方式变多了,但我们对美的感知力却仿佛在走下坡路,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人类高质量男性”“耗子尾汁”这样哗众取宠、招摇撞骗的“审丑狂欢”。究其原因,是教育体系里“美育”的长期缺位和边缘化。有的人认为“美”是艺术家的事情,学校“美育”课程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有的人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与“美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事实上,不施以美育,何以谈人生积淀?何以谈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难道我们要让“以丑为美”“以畸形为美”之人拉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水位吗?
我们总觉得“美育”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去年,上海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杨浦区江湾城路实施“落樱不扫”,沿路189株晚樱正值盛花期,纷纷扬扬的“花瓣雨”洒落一地,引人驻足。落樱缘何不扫?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无论是《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抑或是王维《鸟鸣涧》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上海这一措施启发我们:只要细心发现,生活到处是“审美”的第一课堂,我们总能找到其中的诗意和远方。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让美育的种子播进每个心灵,让美育成就孩子们的“美丽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类材料作文题。
三则材料分别选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其共同点都是谈艺术审美对人的性格的塑造、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材料一,古代儒家经典认为音乐具有和谐君臣、家人、乡党关系的作用;材料二,中国现代美学家蔡元培认为,富有美感的悲剧和喜剧都可以使人克服人性的偏狭和短视,超越功利得失之心,平和心境,陶冶性灵,进而培养高尚的人格;材料三,西方美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是唯一能培养人合群性格的途径,进而构建和谐的社会。在功利性和竞争性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这容易造***的心理失衡和性格扭曲,从而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美育的主要目标和价值就是要纾解这种失衡和扭曲,促进人格健全和人性完满,维护人性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根据题目要求,立意不能离开“美育与成长”这一主题,而去泛谈美的内涵和意义。只要是围绕审美活动对性格塑造,以及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来谈都是符合题意的。比如,可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