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向21 翻译句子之单音节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7页2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向21 翻译句子之单音节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考点微专题
考向21 翻译句子之单音节文言实词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答案】
(1)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
(2)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善”,形容词,好;“其”,副词,表命令语气,还是;“弭口”,住口。
(2)“绝”,动词,断绝;“乃”,副词,才;“广从”,纵横。
参考译文:
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会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攻打秦国。
单音节实词翻译:
①根据语境适当猜测。
②根据字形适当猜测。
③联系教材中的句子翻译。
④联系相关成语翻译。
⑤根据对称结构翻译。
易错点【01】不能直译。
翻译句子一般要直译,作答句子中的字和现代汉语的词语对应,不要漏掉关键的词语。
易错点【02】实词翻译不准。
平时注意积累,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取恰当的义项。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乃以景丹、寇恂、耿龛、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2)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答案】
(1)派那儒生拿着文书拜访彭宠,让他把听到的消息详细地告诉彭宠。
(2)想不到两郡真的为我而来!我正要与各位共同建立功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赍”,拿东西给人;“谐”,拜访;“所闻”,听到的消息。
(2)“何意”,想不到;“良”,真的,的确;“方”,正要。
参考译文: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也劝彭宠归附刘秀,彭宠同意。可是,郡府的下属官员都愿归附王郎,彭宠不能决定。吴汉到城外巡察,遇到一位儒生,请来一块进餐,询问他听到的消息。儒生说:“大司马刘秀,受到他所经过的郡县的官民的称赞,而在邯郸举起尊贵称号的人,实际上不是刘氏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