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向23 翻译句子之通假字-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7页21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向23 翻译句子之通假字-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考点微专题
考向23 翻译句子之通假字
(2020·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答案】
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解析】
“犹”,副词,还、仍然;“以”,动词,认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
参考译文:
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最终使左光斗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使,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福王时,追加谥号为“忠毅”。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三大类:
①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②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声旁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③本字和借字的形体不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易错点【01】不能辨析通假字。
闻言翻译中经常会出现通假字,注意按着本意翻译不同是要想到音同、形似的字,然后带入句子如能翻译通顺即可按此翻译,可能就是存在的通假字。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录焉。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答案】
我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的内容)时,总是禁不住放下书本而慨叹。
【解析】
(1)“功令”,旧时指法律、命令功令,文中指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厉”,通“励”,劝勉,激励;“废”,舍弃,停止。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的内容)时,总是禁不住放下书本而慨叹。说:唉,周王室衰微了,讽刺时政的《关雎》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恣意横行,政令全由势力强大的国家发布。所以孔子担忧王道废弛邪道兴起,编订《诗》《书》,整理《礼》《乐》。(他)到齐国听到了美妙的《韶》乐,三个月品尝不出肉的滋味。(他)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开始校正《乐》,使《雅》《颂》乐歌各归其位。由于世道混乱污浊,无人起用(他),于是(他)借助(鲁国已有的)历史记录撰写《春秋》,把它当作王法,其文辞精约深隐而寓意丰富博大,后代学者很多人都学****传录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又言:“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今逾三十年,无复日历,何以示来世?乞即臣所领州,许臣访寻故家文书,纂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为日历之备。”制可。
(节选自《宋史·汪藻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
【答案】
他因为颜真卿尽忠唐皇室,曾经担任过湖州的太守,上疏皇帝请求褒扬颜真卿,皇帝于是下诏赐颜真卿建忠烈庙。
【解析】
“以”,因为;“尝”,曾经;“守”,名词动用,担任太守;“章”,通“彰”,表彰,褒扬;“赐庙忠烈”,是“赐(之建)庙忠烈”的省略句。
参考译文:
高宗绍兴元年,汪溪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任湖州。他因为颜真御尽忠唐皇室、曾经担任过湖州的太守,上疏皇帝,请求褒扬颜真卿。皇帝于是下诏,赐颜真卿建忠烈庙。汪藻在疏中又说:“古代有国家就必定有史书,因此记皇帝书榻前议论的,就有时政记;把柱下所见所闻的事实记下来的,就有起居注;类列而加以编排,就形成了每日大事记;修而成书,就称作实录。现在已经过了三十年,可是不再看到每日大事记,这怎么能够昭示于来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