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第3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语言表达连贯(语句排序、补写句子)—理清语脉找规律,遣词造句须细心.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34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第3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语言表达连贯(语句排序、补写句子)—理清语脉找规律,遣词造句须细心.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二 语言表达连贯(语句排序、补写句子)
              ——理清语脉找规律,遣词造句须细心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语言表达连贯是考查的热点及重点,显性的考查包括语句排序题、语句复位题等,隐性的考查包括因境补文题、仿句题、图文转换题等,它最容易结合各式各类、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语言应用题来考查。
语句复位题在前一个专题已讲,本专题根据高考考题情况,针对“连贯”考点,从语句排序和补写句子两种命题形式来突破,重点突破语句填空题(补写句子)。解答语句排序题采用“3步骤4排法”的形式突破。解答语句填空题重要的是能够在了解语段的基础上,辨明句间关系,找准对应点。
                   
1.(2020·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
解析 排序时要找准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④句“最巧是……”与前文“瘦西湖的景妙在巧”连接最紧密,故④句在最前面,排除A、B两项。③句“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明显是结论句,应在最后,排除D项。
答案 C
2.(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解析 排序时要善于找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①句应在最前面,与第一句一起从总体上介绍芭蕉的特点。“蕉阴”一词应在“覆盖面积大”之后,因为先有“覆盖面积大”,然后才有“蕉阴”;先有“吸收热量大”等条件,才会有“最舒适”的环境,所以①③相连。由②④中的动词看,应先“种上”,再“配上”“点上”,这样才符合事物的逻辑顺序。据此,运用排除法可确定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3.(2014·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解析 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中国珠算”,围绕“中国珠算”的特点及优点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说,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②句承接上句,总说算盘的结构;第④句紧接第②句,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第⑥句承接上文,介绍珠算口诀;第③句紧接第⑥句说明口诀的作用;第①句进一步描述“中国珠算”的优点;第⑤句描述珠算可以与电子计算器相媲美。
答案 D
4.(2020·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__①__,甚至失聪。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__②__,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音,__③__,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瞻前顾后”:首先分析空白处前后句子的句意,根据前后逻辑关系选择要填入空白处的内容;其次组织适当的语言使前后文连贯、得体。①处,根据后文提到的“甚至失聪”和“听力损失”,再结合前文“暴露时间短,会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