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解读:第十三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18张PPT).ppt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1.1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解读:第十三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18张PPT).pptx
文档介绍:
中国现代史
第十三 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纲呈现
思维导图
考点过关
解放思想
考点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经济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
1.开始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主要内容(形式):在土地① 制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民使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即“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发展进程:安徽凤阳② 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作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丰收;农村逐步富裕起来。
考点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公有
小岗村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现代化建设。
2.开放过程:
(1)1980年,设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① 、② 、汕头,福建的厦门。其中,深圳设立最早,为8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2)扩大: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经济开放区(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等4个);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了上海③ 开发区,它成为9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
珠海
深圳
考点三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浦东
(3)格局:④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经济特区的作用
(1)推动我国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推动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3)推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
(4)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
经济特区
1997年召开中共① 大,将②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③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理论
十五
考点四 ***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
单元图片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
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红手印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四大经济特区
回眸中考
1.(2014·广东省)见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从题干中的关键词“安徽凤阳县”,可以判断是考查农村改革;再看表格的信息,当地的农村生产连续三年增长,结合书本的知识,自从1978年,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当地连续出现农业丰收,所以表格的信息充分证实了其增长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