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练案[7] 第三章 第7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3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练案[7] 第三章 第7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文档介绍:
[练案7]
第7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A组 基础必做题
1.(2022·海南海口月考)《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B )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
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
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解析] 绿矾在加热时会溶解在结晶水中,然后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Fe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S由+6降低到+4,所以绿矾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综上所述B不正确。
2.(2022·山东济宁月考)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Ⅰ中红棕色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Fe+6HNO3===Fe(NO3)3+3H2O+3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还原
[解析] Ⅰ中Fe与稀***反应生成NO,NO再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A项错误;Ⅱ中现象说明Fe在浓***作用下Fe表面因钝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阻止进一步反应,B项正确;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C项错误;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D项错误。
3.某学****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后组员之间的交流不合理的是( C )
A.甲同学认为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B.乙同学认为试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为四氧化三铁
C.丙同学认为将少量还原性铁粉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加热也可实现该反应
D.丁同学认为用盐酸溶解固体生成物所得溶液有颜色
[解析] 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H2,可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A项正确;试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为四氧化三铁,B项正确:铁与水不反应,应该是水蒸气,C项错误;用盐酸溶解固体生成物得到含***化亚铁和***化铁的混合溶液,溶液带有颜色,D项正确。
4.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A为Fe,B为FeO
B.C、D物质的溶液颜色分别为浅绿色、棕黄色
C.⑤的离子方程式:Fe+Fe3+===2Fe2+
D.④的离子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F为红褐色固体,可知F是Fe(OH)3,从而得出A为Fe,黑色晶体B与HCl能够生成C、D,C、D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同时A能够直接生成C、D,E与O2能够反应,说明E为还原性物质,因此B为Fe3O4、C为FeCl2、D为FeCl3、E为Fe(OH)2。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Fe,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