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讲座(三) 热重分析中的物质成分的判断(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版)(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8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讲座(三) 热重分析中的物质成分的判断(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讲座(三) 热重分析中的物质成分的判断
目录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
高频考点1 考查热重曲线中物质组成的判断
高频考点2 考查热重曲线中方程式的书写
正文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1. 结晶水合盐受热分解步骤
加热结晶水合盐反应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脱去部分水,第二步是生成羟基盐或含水盐,第三步是生成金属氧化物;如果热重实验的气氛为空气,则加热过程中可能被氧化,反应将变得更复杂一些。
2.热重曲线试题分类
(1)从失重的方式来分,热重曲线类试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试样发生分解反应,以脱水、分解等方式失重,气氛物质不参加反应;第二类,试样发生氧化、还原等反应,以氧化、还原等方式失重。当然也有试题形式上是两者的结合,但本质上可以分步处理,故仍属于上述类型。
(2)根据热重实验所选试样是否已知,热重曲线类试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已知试样确定产物组成的目标思维法试题;第二类以未知试样需要确定组成的逆向思维法试题。
3.热重曲线图的分析方法
坐标曲线题解题时可以拆分为识图、析图、用图三个步骤。其中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
(1)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一看轴即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自变量X轴和函数Y轴表示的意义),寻找X、Y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正态、偏态等变化)。
(2)析图。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通过联想,把课本内的有关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中的曲线和相关点建立联系。
(3)用图。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图中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4.解题的方法思路
(1)设晶体为1 mol,其质量为m。
(2)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
(3)计算每步固体剩余的质量(m余)
m余m×100%=固体残留率。
(4)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再减少,仍在m余中。
(5)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氧,由n金属∶n氧,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6)根据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
高频考点1 考查热重曲线中物质组成的判断
例1.正极材料为LiCoO2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 ℃时已完全脱水,则1 000 ℃时,剩余固体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在350~400 ℃范围内,剩余固体成分为________。
Co(OH)2的热重曲线
【解析】Co(OH)2的摩尔质量为93 g/mol,设Co(O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C点1 000 ℃时失重的质量为1 mol×93 g/mol×(1-80.65%)=18 g,即1 mol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OH)2CoO+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