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0年试题调研)2009年11月12日,石家庄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暴雪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确保师生安全的通知》,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此通知中的是( )
①组织师生进行紧急撤离演练,明确撤离信号、路线和地点,确保遭遇险情时能及时、安全撤离 ②严禁学生下海或在水库中游泳,不许学生到海边观潮,更不能到海滩戏水 ③迅速组织人员,以危旧房屋、学生宿舍、简易食堂、车棚、树木等易被积雪压塌的设施为重点,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④对校内水、电气设施加强监控,避免因冻裂引发事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暴雪造成的积雪和降温容易引发房屋垮塌、水管冻裂等次生灾害。①属于防汛措施,②属于防御台风的措施。
【答案】 D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据此完成2~4题。
2.材料中的自然界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3.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毁失 D.环境受到污染
4.榆次位于山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
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解析】 雨雹等灾害是孕育在大气圈层中,属于气象灾害。从材料中可知,本次雨雹灾害主要是产生了“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的破坏,属于财产损失。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因位于陆地内部受海洋影响小,变率增大,非常容易出现异常的变化,这往往成为气象灾害的诱因。
【答案】 2.A 3.B 4.B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18日天气预报表,回答5~6题。
天气预报
天气
状况
风向
风力
最高
温度(°C)
最低
温度(°C)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5.此时,旱情可能诱发的灾情是( )
A.地震 B.森林火险
C.泥石流、滑坡 D.石漠化
【解析】 旱情和高温易导致森林火险,地震与地壳运动有关,泥石流、滑坡、石漠化则与降水强度、植被破坏有关。
【答案】 B
6.下列受旱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是( )
A.金融业 B.内河航运
C.旅游业 D.服装制造
【解析】 由于旱情严重,河流水位降低,航运受到影响。
【答案】 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答案】 A
8.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答案】 C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9~11题。新课标第一网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灾害种类
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
酸雨雪灾
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
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
干旱洪水水土流失
干旱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