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说旅行的意义是追求“诗和远方”,那么如今,“远方”不再难以涉足,“诗情画意”更是触手可及。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G全覆盖,“云展览”精彩纷呈,古老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国家博物馆,“云游览模式”上线,观众宅家也能“云观展”“云学****文旅企业纷纷试水“上云、用数、赋智”。数字文旅新业态的拓展( )
①说明文化传播的立足点在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②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③表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传递功能
④旨在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展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班孔令硕同学很喜欢唐朝诗人李白,他近期读了一首现代诗《如果没有李白》。“……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此诗能够说明( )
①文化影响的持久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不会发生改变
②文化选择的主动性,人总是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
③文化表达的民族性,各民族都有自身文化个性
④文化继承的重要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1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联合启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本届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通过群众推荐、遴选审核、公示宣传、投票评选等步骤评选产生。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构筑中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推动形成社会意识多元、行为选择多样的文化格局
④引导人们崇德尚义,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幽幽书香,百年沧桑。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文化活动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我和我的家乡》采用拼盘式叙事模式,聚焦医疗、扶贫、教育、环保、旅游等方面,通过喜剧的样态,以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普通百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的同时引发大家思考。该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人们不同性质文化需求
②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找到了与群众实践的交汇点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将主流价值、艺术表达有机结合
④以传统文化为根源,推进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武汉知音湖畔,7500名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向全体国人立下军令状——十天建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1小时召集60名设计人员,24小时出方案,3天内完成200间病房的室内外装修,这就是中国的底气。7500名建设者日夜鏖战( )
①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可以通过具体活动来体现
②有利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③坚持培育时代精神使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河南省春晚的《唐宫夜宴》在网络上备受瞩目,这支五分钟的舞蹈以八大国宝为舞台背景,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嬉笑怒骂、时而雍容闲雅、时而天真浪漫,为观众呈现出只属于中国人的“博物馆奇妙夜”。没有铺天盖地宣传的河南春晚凭借《唐宫夜宴》精美的内容而一举“出圈”,让河南春晚成为今年最火春晚。《唐宫夜宴》的成功是因为( )
①对待本国优秀文化,应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②发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大众传媒为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
④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旅游是行走的文化体验,旅游是对自然和人文的认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