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八 辩证唯物主义(教学设计)-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人教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1页3.3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八 辩证唯物主义(教学设计)-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人教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八 辩证唯物主义 教学设计
【考情考向分析】
【思维体系构建】
《哲学与文化》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专题八体系构建
【知识整合突破】
议学情境:阅读材料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深入阐释。围绕“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话题,网友“飞跃高山”进行了跟贴评论:我国的现代化起步较晚,应该效仿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坚强意志和决心追赶先发国家,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网友“雪山飞虎"评论:世界上不存在共同适用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一定要立足国情,遵循规律,走出一条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2022年10月25日江苏省委召开全省传达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会议明确要求:
材料三: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过程。
时间
探索内容
1979年3月23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化国家的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是就发展目标来说的
党的十三大
报告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的初步界定
党的十七大
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党的十九大
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将“美丽”作为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之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拓展
党的二十大
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要求,使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两位网友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请选择一种观点,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原理,谈谈如何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的会议要求?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议学提示:1、①网友“飞跃高山”的观点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该网友认为我国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坚强意志、科学合理的措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这一角度讲,该观点有其合理性。但是,我国不能完全效仿先发国家的模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要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该观点是片面的。
②网友“雪山飞虎”认为,中国要立足国情、遵循规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从这一角度讲,该观点有其合理性。但是,该观点未能正确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中国有必要学****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先进经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到与中国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该观点是片面的。
2、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普遍原理要同江苏省情结合起来,发挥真理的指导力量,造福江苏人民。
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既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又要重视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江苏现代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推荐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重点。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有历史耐心,要谋划长远,开创美好未来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不断上升的过程。受已有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具体的实践水平等主体条件的制约,党对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现代化在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