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14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讲义).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9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14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讲义).doc
文档介绍:
解密14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0,4分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41,4分,节选
基层自治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新时期村民自治的意义
中等
分析解读
该知识点在山东卷中考查频率较高,知识点比较重要。多以文字材料等形式出现;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外交;选择题、材料题都有呈现。备考复****时要加强对史料的解读能力的训练及史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知识解密】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由曲折发展到不断完善的历程、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
线索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
线索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线索三:新中国的外交
(1)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外交的突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缓和了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大国的关系。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中国融入世界:改革开放后,中国执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历史术语背诵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和建国纲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经过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
(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6)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7)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