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上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二上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
文档介绍:
《前赤壁赋》练****一、单选题
1、《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
A.苏辙
B.苏轼
C.柳宗元
D.韩愈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内容,没有难度。
2、散文《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是( )
A.乐——喜——悲
B.悲——悲——乐
C.乐——悲——喜
D.乐——悲——悲
答案:C
解析: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乐——悲——喜。乐(假乐)——悲(真悲)——喜(思想解脱后真喜)。
3、《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其最明显的形式特征是( )
A.主客对话
B.感情澎湃
C.笔带锋芒
D.多用夸张
答案:A
解析:本文是一篇文赋,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客对话的形式。
4、《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 )
A.主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作者统一的思想
C.主客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D.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答案:D
解析:本文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5、《前赤壁赋》中主、客经过相互辩驳,最后归于( )
A.怒而怨
B.泣而悲
C.喜而笑
D.愁而忧
答案:C
解析:文章最后,积极思想战胜消极思想,“客”喜而笑。
6、苏轼《前赤壁赋》在阐明事物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哲理时,据以理论的自然景物是( )
A.江水、明月、清风
B.清风、明月
C.江水、明月
D.江水、清风
答案:A
解析:文章描写了江水、明月、清风,借以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
7.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糜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泣”这里用作使动词,使……哭泣。参见教材P86注释30。
8.贯穿《前赤壁赋》全文线索的是( )
A.清风
B.明月
C.江水
D.作者感情的变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8
二、多选题
1、《前赤壁赋》所体现的文赋的特点有( )
A.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B.语句骈俪,对仗工整
C.骈散相间,灵活自然
D.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E.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答案:ACE
解析:本文体现的文赋的特点有: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骈散相间,灵活自然;用韵自由,时疏时密。选项BD明显错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