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4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23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4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4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内容目录:
第一节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世界贸易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中心1944-1971)
1.原因:
金本位制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
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二战削弱了英国,美国实力空前强大;
有识之士的有力推动。
2.确立
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怀特计划),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
(1)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一固定)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金衡制1盎司=31.1035克),美国随时向各国按官价兑换黄金。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确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③固定汇率(钉住汇率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1%的幅度内波动,否则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决定成立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
宗旨: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作用: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有利于解决成员国的暂时困难。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世界银行)】
宗旨: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变化: 成立初期贷款对象主要是西欧国家,旨在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
后来则转向亚非拉国家,旨在推动全球性:的发展,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特点:
①实行“双挂钩一固定”原则。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②实行加权投票制度。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
③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④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5.影响:
A 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美国取得绝对控制权,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
C 有利于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D 同时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6.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经济滞胀的冲击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美国无力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7 牙买加体系( 1976——)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协议确定浮动汇率,成员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1.原因
(1)必要性:
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