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题型04示意图自拟论题类-2023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6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题型04示意图自拟论题类-2023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docx
文档介绍:
题型04 示意图自拟论题类
2023年高考预测
2023年高考试题可能借鉴2022年辽宁省高考试题“示意图”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从示意图中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尤其注重信息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系统表述能力。从不同方面考查了考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突出了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考查了提出问题、论证问题的能力。
类型解读
示意图自拟论题型题目,考查学生准确从示意图中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运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语言系统表述能力。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客观叙述,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解释。
核心素养落实:
全面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注意高考中发现历史问题的设计。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学科素养。
1.(2022年辽宁省学业等级考试2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试题分析
【考查角度】
分级图使得此题的材料情境呈现形式显得更为直观、更加新颖,需要学生逐级读图并适当运用史实补充分析,进行合理解释。
【关键能力】
本题考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关系,体现了对于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的素养能力考查。
【核心价值】
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意识形成,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题梳理
【解读题干】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
【解读材料】
首先,观察图片及相关文字解释,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如根据“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级结构和“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等信息,可得出论题:
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可从民族交往、民族交融的角度展开分析;最后总结,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交往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如选用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各部分以结构性、地缘性和生活性交往为基础,为民族交流和交融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不断深化;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提取信息:根据分级示意图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阅读图示。分级图从横纵两条线索加以观察,逐层递进,其中每级图示中包含与之对应的关联与内容,最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各民族的繁荣发展。细致观察分级图中的具体内容可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真实写照亦是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不同群体接触的发生逻辑,在接触范围内存在着递进关系,反映了民族间接触与互动的不同层面,因此而产生了各民族共生场域与共融平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信息分解: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内容并结合相关知识点,民族交往是由民族接触开始的,以各民族间的生活性交往、地缘性交往、结构性交往为代表,涉及面广;民族交流始于民族交往,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交流;民族交融是在文化共享与交融基础上的出现的现象,民族融合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过程。
【组织答案】
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形成伴随着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
民族交往是由民族接触开始的,以民族间的生活交往为切入,交换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以维吾尔族和汉族的交往为代表,会在节庆之时互相馈赠以拉近距离。同时居住于同一地域或临近的民族交往频度更大。以边疆政权并立为例,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客观上是一种直观的民族接触,为民族交往提供便利。由于接触、交往的增加,使得多样性的交流不断增多,产生了根据各自需要所进行的包括语言交流、信息交流、资源交流等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