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主观题规范练 训练7 归纳、概括类.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6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主观题规范练 训练7 归纳、概括类.docx
文档介绍:
训练7 归纳、概括类
1.(2022·聊城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农牧战争频次与气候冷暖变化关联图
明长城主要修建时间同气温变化
——据同杨阳《长城与草原威胁——明代农牧战争、长城修建与气候冷暖变化的关系》
材料二 长城不是一条单纯的墙体,战国秦汉时期与长城配套的设施包括边城、障城、烽燧、邮亭等,构成了烽燧、屯田、仓廪、邮驿交通和野战驻军五大体系。其功能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阻碍游牧民族的南下,将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方推进并加以保护;二是通过烽燧预警、信息传递、道路连接,强化了长城的一体化建设。明代在长城沿线设立九边重镇的同时,又在长城南北交通要道上建设了一批著名的马市和关城,如杀虎口、张家口等。长城既强调其守边的功能,也注重其通关功能。自战国秦汉时期,长城沿线就有马市存在。明代隆庆和议后,马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除了政府组织的大型马市外,一些交通便利的边关墩堡也逐渐发展成农耕、游牧民族贸易往来的聚散地。“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汉唐以来所未有”。到了明朝末年,“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中原”。明后期边将方逢时作诗云:“雁门东来接居庸,羊肠鸟道连崇墉。关头日出光曈昽,于今喜见车书同。”这种情况延续到清代。
——摘编自王绍东《论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与影响》
材料三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古指种田或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
所以限南北也。——摘自脱脱等《辽史》
(1)读材料一两幅图,提取其蕴含的主要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城的历史功用。
(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1)历史信息:反映了农牧战争、长城修建与气候冷暖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农牧战争的高频发生和长城的大规模修建往往出现于气候变冷时段。
(2)历史功用:长城有利于保护中原王朝安全;有利于北方边地的和平与开发;推动北方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车书同”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各民族间交流交融与友好往来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地带是农牧交错带、民族交融带,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表现地区;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与国家认同的历史见证等。
(3)启示: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形态;气候冷暖变化影响生产生活;气候冷暖变化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化特点;文明的多元与多样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文明在碰撞交流中发展。
2.(2022·大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七八世纪是“东学”西传的时代。中国文化的传入使欧洲学者开始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不是世界上最早和唯一的文化,东西方各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都具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中国有不少批评,但他仍然肯定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文化,有自己的优点。伏尔泰态度更鲜明,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宽容的品格,优于基督教文化,主张利用中国文化建立起中国式的“理性王国”。
——摘编自陈浮《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二 晚清的知识精英译介西方著作是为了实现他们富国强民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理想。严复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