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考评特训卷仿真模拟一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8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考评特训卷仿真模拟一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仿真模拟(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王以下有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如“尹”“卜”“工”等;《尚书·盘庚》中也有“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等官名的记载。这表明商代(  )
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
C.官僚制度趋于完备D.等级秩序较为森严
2.秦朝之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义诛信行……烹灭***,振救黔首。琅琊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度……合同父子;圣智仁义……上农除末。由此可知(  )
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
B.百姓为秦王嬴政歌功颂德
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
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
3.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这些举措旨在(  )
A.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B.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C.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D.挽救日渐凋敝的社会经济
4.绍兴七年(1137年),帝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帝以海外诸番朝贡,附带货物交易者,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明朝这一举措(  )
A.适应了对外贸易的政治化B.推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5.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一定时期粮食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朝代
耕地面积
(亿市亩)
人口
(亿人)
人均粮食
种植面积
(市亩)
粮食亩产
量(市斤)
每一劳动力
的成品粮生
产率(市斤)
战国中晚期
0.90
0.846
4.23
216
2027
西汉末期
2.38
2.240
3.76
264
2151
唐朝
2.11
1.990
3.76
334
2396
宋朝
4.15
3.900
3.75
309
2179
明朝
4.65
4.200
3.28
346
2255
清朝中叶
7.27
6.180
1.71
367
1260
A.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粮食亩产量增长
B.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持续繁荣
C.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土地开垦
D.人口增长过快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6.鸦片战争以后,国人提出了建立海军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  )
A.顺应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需要
B.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
C.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基于国人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
7.1864年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有60多人做到督抚的位置,慈禧在任命江南各省的巡抚、布、按时均会征求曾国藩的意见。1868年,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据此可知(  )
A.地方势力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B.内忧外患导致清廷人事动荡
C.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
D.洋务运动得到朝廷大力支持
8.下图是1911年时人创作的一幅漫画《加人一等》。作者意在(  )
注:图左为洋人,图右为清朝官员,落入盆中的为铜钱。
A.揭露列强不断侵略中国B.阐明人民大众深受压迫
C.批判清政府与洋人勾结D.强调社会变革势在必行
9.1954年10月***在其讲话中强调:“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打仗……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同他合作。”这说明当时中国(  )
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B.专注于国内经济建设
C.外交政策日趋成熟D.外交环境有明显改善
10.下表反映的是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单位:万元,1939~1940年为法币,1941~1945年为边币)。这一变化说明(  )
年份
1939
1940
1941
1942
1945
公营贸易收入
6.03
2.72

13963.20
75999.53
财政收入总额
660.03
973.10
1960.51
34867.50
161007.43
百分比
0.91%
0.28%

40%
47.2%
A.边区抗战的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立
C.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被突破
D.边区的币制改革成效显著
11.在古代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在公民大会出现争执时保持中立,人人必须站在某一立场上反对另一方,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