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单元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51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单元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docx
文档介绍: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先秦时期的思想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知识点拨 “争鸣”的含义及本质
“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唯物史观 “百家争鸣”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关系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包括土地制度、阶级关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百家争鸣。
(二)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克己复礼”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
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开创道家学派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韩非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发展趋势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无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代表下层民众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图示解史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知识拓展 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于耕战,孔子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1)《诗经》
①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风》的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③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①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②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③影响:楚辞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骚”并称。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4)
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诸侯争霸和礼崩乐坏使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主张
(1)政治
①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②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
③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2)教育
①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有教无类”。
②教学目标上主张培养学生“***”“成君子”;教学方法上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经典(《诗》《书》等)、政事和治国本领。
③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后世弟子根据孔子言论编纂了《论语》。
3.对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