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6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44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6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docx
文档介绍:
单元综合提升
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列强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军事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
割占土地
《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
获取特权
《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以华制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经济侵略
开埠通商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获取特权
《南京条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
思想渗透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
2.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二、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小农经济
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治制度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被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在近代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消亡
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经济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覆灭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3-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