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三讲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0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三讲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文档介绍:
第三讲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考点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1)石器: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2)青铜器: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3)铁器: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灌溉工具
(1)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工具
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B.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C.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D.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考点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地区
时间
概况
中国
约3万年前
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西方
古代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业工具
(1)主要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
(2)演变
①人们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来制造陶器,由于用手工控制形状,陶器的圆度并不理想。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
③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④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3.冶炼工具
(1)古人用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
(2)许多地区采取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包括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3)考古学家在中国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
2.祭祀之器,以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一小牛立于大牛腹下,以示对小牛犊的保护。根据以上牛虎铜案的信息,可以说明( )
A.古滇国民众的生活特征 B.当地与中原交往密切
C.青铜冶铸技术日臻成熟 D.铁犁牛耕推广至云南
考点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随着铁器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3)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2)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
古代还有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3.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龄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