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解密14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93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解密14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解密14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A组 基础练
1.(2022年辽宁沈阳一模)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之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生产者,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项正确;其余三项对于文明产生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2年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如表反映了“马铃薯在东亚的传播路线”,由此可知
时间
概况
16世纪末
荷兰人将马铃薯传入中国台湾
16世纪后半中
西班牙人将马铃薯带到菲律宾
1601年
荷兰船只将马铃薯运到日本
A.东亚成为欧洲殖民的中心 B.马铃薯经海路传入亚洲
C.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先进 D.跨太平洋农业贸易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铃薯由欧洲人传入台湾、菲律宾、日本,这与新航路开辟密切相关,即马铃薯通过海路传入亚洲,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欧洲殖民中心在亚洲,排除A项;通过马铃薯传入亚洲的路线无法看出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高低,排除C项;马铃薯传播不属于农业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江西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模拟预测)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出土文物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且种类较多,这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铁农具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排除A项;出土铁犁,可推测当时已采用铁犁牛耕,但无法推断耕作方式已经成熟,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年四川南充模拟预测)1500年,一百个英国农户家庭只能供养106户家庭(包括他们自己),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74%。到了1801年,这一致字上升到136户,而此时农业劳动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6%。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民主政体的有效保证 B.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C.殖民扩张政策的成熟 D.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00-1801年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降低以及一百个英国农户家庭供养家庭数量上涨,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D项正确;民主政体不会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主要还是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排除B项;殖民扩张政策的成熟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年江西省安义中学一模)斗茶始于唐代,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较新茶优良次劣,排名列序,是为斗茶,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据此可知(   )
A.政府实行严格的榷茶制度 B.斗茶的目的是将新茶贡献给天子
C.斗茶风俗促进了茶叶技艺的提高 D.茶叶贸易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以此可以得出,茶叶贸易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D项正确;“榷茶制度”即由朝廷对茶叶实行专卖,材料当中的主语是茶农、茶客,并没有提到政府,排除A项;材料当中也没有明确说明斗茶的目的,排除B项;“茶叶技艺的提高”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2年山东德州三模)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的欧洲,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些变化说明(   )
A.海外贸易减小了社会贫富分化
B.世界市场丰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