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五 晚晴时期的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五 晚晴时期的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五 晚晴时期的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
考点01两次鸦片战争(1-5)
考点02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6-12)
考点03挽数民族危亡的斗争(13-15)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地方督抚参与外交事务。这说明( )
A.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 B.晚清的传统外交遭到冲击
C.晚清中央决策机构发生异变 D.传统的华夷秩序崩溃瓦解
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资本主义终于打入了封建主义禁锢着的神圣王国”,这是好事,如果来得早一些,“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难道为了‘抵抗’外国,宁肯让我们中华民族倒退到刀耕火种不成?”这一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本质特征 B.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
C.混淆了武装侵略与文明传播 D.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朽与落后
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条约内容,当时连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施压下,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颁发各省。这一变化( )
A.说明《南京条约》的影响有限 B.体现出清政府树立起守约意识
C.有利于减少地方的外交纠纷 D.表明清政府统治逐渐公开透明
4.陈旭麓指出:“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所以给后继者有较大启迪,因为它是时代脉搏的跳动……洋务运动为了富国强兵,是‘师夷之长技’;戊戌变法为了救亡图存,是吸取西学以变政。”他意在强调( )
A.政治变革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B.鸦片战争刺激了民族的觉醒
C.学****西方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D.中西交汇促进改良思想创新
5.清人姚莹说,对于外国的情况“举世讳言之”,魏源著《海国图志》“已犯诸公之忌”。这说明《海国图志》( )
A.对西方政治体制宣扬过多 B.冲击了国人因循守旧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D.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
6.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照人口平分土地。仅半年后就不得不采取“照旧交粮纳税”,准许地主收租。该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面临现实困境 B.《天朝田亩制度》不是革命纲领
C.太平天国政权面临严峻国际形势 D.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更受农民欢迎
7.1852年,清廷谕令各省办理团练,此后出现了“湘军”“淮军”“楚军”等众多地方团练武装力量。这些团练武装以家族、同乡、师生等伦理关系为纽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控制组织分布于基层社会中。这些团练武装的创办( )
A.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 B.加速了清王朝衰败的历史进程
C.动摇了儒家传统秩序 D.成为***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
8.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杨秀清创作了《太平军好章程》的歌谣:太平军,好章程;发放粮食,田地平分;打官兵,打洋人;鸦片、赌钱一齐禁,处处太平。这说明太平天国( )
A.舆论宣传形式单一 B.铲除了封建性的等级观念
C.土地政策成效显著 D.重视巩固革命的群众基础
9.从1861年到1884年,广东督抚不无热心洋务者如郭嵩焘、刘坤一等,但任期长、受朝廷信赖的多为传统的满员。1884年张之洞就任两广总督后,博采西学,大办洋务,广东近代化终于有了新气象。这反映出( )
A.广东开近代化风气之先 B.督抚制影响洋务运动兴衰
C.汉族官僚遭到满人压制 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较艰巨
10.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等思想,也提出过在“学堂大兴、人才日盛”之前,不要把议院制提到日程;同时还提出了“政艺兼学”及“政尤急于艺”的主张。这表明张之洞( )
A.具有“中西合壁”的理念 B.放弃“中体西用”的思想
C.突破了“天朝上国”藩篱 D.坚守“因夷变夏”的观念
11.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梁启超指出:“是役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有丝毫不能假借者焉。”梁启超意在强调( )
A.国家实力决定战争走向 B.精英群体影响外交成败
C.文明程度制约国家发展 D.国际局势主导外交策略
12.1895年,在与日本办理外交事务时,清政府多次援引《万国公法》中的内容,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也清楚最紧要者就是割地、赔费两节。尤其在割地这一节,清政府还曾提出“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的要求。这表明当时清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