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河南省豫南名校2023届高中9月联考历史试题.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51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河南省豫南名校2023届高中9月联考历史试题.docx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选修。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商书》和卜辞中商王及其先祖们与天帝关系密切,与神交接的法器就是龟甲和兽骨,所以商人占卜之风特盛,以至于后人在《礼记》中评论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占卜过程中,判定吉凶的“占辞”一般都由商王进行。据此可知( )
A. 商王加强了权力的掌控 B. 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
C. 商代神权地位高于王权 D. 商代血缘纽带的作用强化
2. 战国时期,为君主分理政务和军事的相与将大量涌现,且将相分职趋势得到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出战国时期( )
A. 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 社会转型的趋势
C. 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3. 秦《徭律》规定:估算工程量时,必须有主管官员与匠人一起计算,再按工程量算出所需民工徒众的数量。《关市律》规定:“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人其钱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赀(罚)一甲(铠甲)。”这表明当时( )
A. 官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B. 国家全面推行国有经济
C. 工商业发展受到严厉打击 D. 政府注重经济管理职能
4. 东汉时,“父老”作为关注地方利益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对各种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往往能够得到当政者的积极回应与采纳,如南顿父老向光武帝进言免除十年田租,光武帝虽然没同意,但还是免除了两年的田租。由此可知,汉代( )
A. 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B. 地方豪强干政
C. 社会治理协调互动 D. 农民负担沉重
5. 下图所示的汉代“上林农官”瓦当,是在西安市南郊出土的。其径16.5厘米,轮宽1.5厘米,厚2厘米;轮内单线弦纹,中心饰一突起大乳钉,内外圆之间以双线“十”字栏界;四区阳文篆书“上林农官”四字,笔画纤细流畅,书法精妙,布局宽博。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
A. 冶炼技术比较高超 B. 农耕文化走向成熟
C. 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D. 书法艺术高度繁荣
6. 史载:“魏初功臣,姓皆复重奇僻。孝文太和中,变胡俗,始改之。(北齐人)魏收作《魏书》,已尽用新姓,不用旧姓。”这反映出( )
A 曹魏制度影响深远 B. 孝文帝改革被北齐否定
C. 北朝风俗变换频繁 D. 民族交融成果得到肯定
7. 唐高祖武德年间,政事堂设于门下省,供宰相集体议事;高宗永淳年间,政事堂迁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年间,政事堂被纳入中书门下进行管理,并先后将吏部、兵部、户部、刑部和礼部等机构引人中书门下,此后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政事堂的变迁( )
A 服务于君主专制 B.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使相权合三为一
8. 971年,宋太祖灭南汉后即在广州设市舶司。朝廷通过市舶“抽解”“博买官卖”等形式赚取了巨额利润。北宋中期,“皇祐中,总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又增十万”。据此可知,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
A. 得益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B. 推动了生产的区域化
C. 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9. 北宋嘉祐至熙宁年间,皮州(南宋时更名为“赣州”)两任地方官不仅在赣州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砖城,还在城区街道规划的基础上,建成了集排水干道(福寿沟)、古城墙、水塘及当地首创的水窗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材料可用于印证,北宋时期( )
A. 城市化水平较高 B. 洪涝灾害的频发
C. 南方城市的发展 D. 地方割据势力强
10. 元朝建立后,一方面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保留蓄奴制和军事长官世袭制;另一方面,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据此可知,元代的南北异制(

A. 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 B. 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
C. 重视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D. 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
11. 如表所示为明清时期,长江下游省份的虎患情况。表中信息可以用于说明明清时期( )
(单位:次)
省别
明代虎患发生数
清代虎患发生数
合计
江苏(含上海)
32
39
71
浙江
49
86
135
安徽
24
37
61
总计
105
162
267
A. 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水平高 B. 社会治安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