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主观题规范练 训练2 比较、异同类.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主观题规范练 训练2 比较、异同类.docx
文档介绍:
训练2 比较、异同类
1.(2022·南昌市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引进原产于新大陆的作物以后,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化过程。在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如太湖周围的三吴地区,原来虽然是粮食高产地区,但因栽种桑棉,还需从外处调进粮食,这样就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像花生、烟草乃至甘蔗等,在其生产发展中也都有类似情况。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全国作物生产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除了随着东北、西北的垦殖开发扩大了全国耕地以外,更重要是由于复种和间、混、套种等多熟制的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增产途径。传统的精耕细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
——摘编自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较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的建立,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的逐渐采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减少农业劳动力起了重要作用。1801—1881年,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从35.9%下降到12.6%。——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业与英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近代英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答案 (1)同: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土地利用率提高;耕作技术进步;农业结构调整。
异:中国是传统农业;英国通过农业革命向近代农业转型;中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主要部门,英国农业比重大幅下降;中国农业主要是个体农耕,英国逐渐实现机械化;中国推动农耕文明继续发展,英国农业助力工业文明建立。
(2)影响:推动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化;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导致大量农民破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启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好乡村建设工作;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关键技术攻关。
2.(2022·平顶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在此前后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时期颁布了76项经济法规中,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张謇言:“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而行此主义,则仍不外余向所主张之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制限,以防其害。”上述立法原则与经济政策导向在民初大体得到了遵循。后袁世凯时期,军阀派系争战不断,北京政府权威尽失,在经济法制体系建设方面乏善可陈,更遑论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