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7讲 大气的分层和大气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610 KB

手机浏览
1/7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7讲 大气的分层和大气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讲义+练****全国通用)
第7讲 大气的分层和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包含二氧化碳0.033%)
2、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氮气无色无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跃的惰性气体。因为其常作为保护气体,例如氮气填充粮仓使粮食不发霉。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使得气温升高。
4、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少,但非常重要。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制雨的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互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1、A对流层
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②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③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④云雨雾雪天气变化都在对流层
⑤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约17千米,高纬约为8千米。
※补充知识:理解逆温
逆温: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叫做逆温。逆温不是大气污染,但逆温会加剧大气污染。
2、B平流层
①大气的热量来自于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
②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
③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④水汽和杂质少,能见度高,适合飞机安全飞行
3、C高层大气
①平流层以上统称为高层大气
②温度自下向上,先降低后升高
③在80到500千米的高空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利于无线电通讯。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同时实现自身受热。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1、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可见光很少被吸收。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大颗粒尘埃反射太阳辐射。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尘埃将太阳辐射散向四面八方。
2、保温作用
①地面辐射经过大气时,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吸收75%-95%),使得大气增温。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也来源于此。
②大气增温时,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部分辐射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③大气逆辐射把热量给了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四、热力环流和风
1、理解热力环流
①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②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风的形成
① 气温差导致气压差,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产生风。(空气的水平运动)
② 风分为近地面风和高空风。
思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中,决定风力大小的是?影响风向的是?
3、常见的几种热力环流
①海陆风
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刮来,叫海风。
夜晚: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刮来,叫陆风。
②山谷风
③城市热岛效应
思考:什么时冷岛效应?
【本节高考核心考点】
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应用
1、解释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