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堰塞湖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新课标)(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2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堰塞湖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新课标)(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自然灾害】: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图示意某堰塞湖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滑坡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
2.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
A.加固堰塞体 B.一次性摧毁堰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 D.撤离堰塞湖下游居民
【答案】1.A   2.C
【分析】1.读图中的等高线可知,堰塞体形成以前的西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而形成以后,坡度变缓,这表明西侧发生了滑坡,形成了堰塞体,题中无地震、火山喷发、洪涝灾害等信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加固堰塞体会使湖水水位不断升高,没有解决溃堤危险,A错误;一次性摧毁堰塞体,会使湖水大量涌出形成洪涝灾害,B错误;开挖泄洪通道可疏通湖泊,彻底解决堰塞湖溃堤带来的危害,C正确;撤离堰塞湖下游居民,只是减少了堰塞湖溃堤后带来的损失,没有彻底解决,D错误。故选C。
四川西部玛嘉沟景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口(山门)海拔3090m,沟尾(月亮湖)海拔3900m,沟内分布着数座5000m以上的雪峰,沟尾有现代冰川发育,极地地貌特征明显。读玛嘉沟部分地段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湖泊最可能为(   )
A.断裂湖 B.火山湖 C.冰碛湖 D.堰塞湖
4.图中乱石堆的成因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搬运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答案】3.C   4.A
【解析】3.结合图片可知,图中的湖泊处在3900米的沟尾处,沟内分布着数座5000米以上的雪峰,沟尾有现代冰川发育,具有极地地貌特征,所以图中的湖泊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结合图片可知,乱石堆位于沟尾处;结合材料可知,沟尾有现代冰川发育,因此可知乱石堆应是冰川堆积形成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堰塞湖是由堰塞体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下图为堰塞湖溃决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堰塞湖溃决过程的先后次序为(   )
A.丙、甲、乙、丁 B.丁、乙、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
6.在堰塞湖溃决过程中(   )
A.甲阶段,冲蚀向河流下游发展 B.乙阶段,初始溃口初步形成
C.丙阶段,冲坑出现在下游坡 D.丁阶段,河流过流能力最弱
7.导致堰塞湖溃决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
①邻近地区破坏性地震 ②湖泊下游地区持续性强降水
③周边区域开荒毁坏植被 ④河谷狭窄,泄洪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A   6.C    7.D
【解析】5.甲图堰塞体式完整的,流水溯源侵蚀逐渐侵蚀坝体,坝体前出现冲坑,后逐渐侵蚀掉坝顶,沿程侵蚀进一步侵蚀堰塞体,最后溃口稳定,该堰塞湖溃决过程的先后次序为丙、甲、乙、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在堰塞湖溃决过程中,甲阶段,流水溯源侵蚀向河流上游发展,A错误。丙阶段,初始溃口初步形成,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