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8.1城乡区位和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61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8.1城乡区位和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docx
文档介绍:
第八单元 乡村和城镇
8.1 城乡区位和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课时测试
一、选择题(共44分)
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下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古至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 )
①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 ②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
③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 ④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目前,影响该城市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 B.土地 C.交通 D.教育
整建制拼合模式(下图)是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常见方式,该模式下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原县的管辖范围 B.增强大城市竞争能力
C.提高原县的服务范围 D.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
4.对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初期可能导致( )
A.就业压力增大 B.区域间协调差 C.环境污染加剧 D.道路交通拥堵
5.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可能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田园模式 D.多核心模式
1980~2015年,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高程2000m以下和4000m以上,农村居民点个数小幅度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较大幅度上升;高程2000~4000m,农村居民点个数下降,占地面积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青藏高原高程低于2000m的农村居民点较少,其可能主要受限于( )
A.热量条件 B.水源条件 C.土地面积 D.土壤条件
7.对比居民点面积和居民点个数的关系,可以确定1980~2015年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 )
A.数量不断增加 B.布局更分散 C.平均规模扩大 D.布局更均衡
8.推测青藏高原用地类型中,转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要是( )
A.耕地、草地 B.耕地、水域 C.草地、林地 D.林地、水域
下图示意1992~2020年我国某乡村聚落中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面积大小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2017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地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ABC三处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家庭工厂集中区 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新建住宅居住区
B.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新建住宅居住区 家庭工厂集中区
C.新建住宅居住区 家庭工厂集中区 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D.家庭工厂集中区 新建住宅居住区 传统古建筑居住区
10.1992-2012年,新建住宅居住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乡村工业的发展 B.生态农业的发展 C.大量人口迁入 D.乡村服务业的发展
11.2018-2020年,传统古建筑居住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促进了( )
A.现代农业的发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