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七章 力
知识网络
一、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 体上)。(微信: bangtifen)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5)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 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6)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 A 、定义: 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微信: bangtifen)
B:具体做法: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
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中附有标度。 ⑵力的示意图: 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叫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重力
1 、弹力(微信: bangtifen)
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 、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口诀: 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 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 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
(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3 、重力的概念(微信: bangtifen)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 G 4 、重力的三要素
1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 或 g=G/m ,其中 g=9.8N/㎏,粗略计算可以取 g=10N/kg 。 注意: 利用公式 G=mg 进行计算时,质量 m 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 g, 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微信: bangtifen)
2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
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 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 3 、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知识网络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内涵: 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 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 用。
二、惯性
1.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利用: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 拍打衣服,清除衣服上的灰尘; 甩掉手 上的水珠。(微信: bangtifen)
3.惯性的危害: 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酿成交通事故; 快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车里的乘客如果没有系
安全带,会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飞出车外; 走路时不小心,可能会被台阶绊倒。
要点: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 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 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 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微信: bangtifen)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 或“由于惯性”, 而不能说“受到 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三、二力平衡
1.平衡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通 过物体所处状态,判断受力是否平衡)(微信: bangtifen)
2.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