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6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618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者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强弱程度不同。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夏季气温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的分布位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欧大陆东岸,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同纬度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大陆东岸。 
【拓展提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阳盆地北依伏牛山,西邻秦岭和大巴山,东南邻大别山,地热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气候温和,夏季高温,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南阳农民历来有养牛****惯。远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圈养阶段。南阳黄牛,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1998年南阳黄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1)分析南阳盆地盛产黄牛的主要原因。
(2)推断目前南阳黄牛的主要用途并说明理由。
(3)阐述南阳黄牛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析南阳黄牛产业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饲养历史悠久;山岗荒地和河谷湿地为南阳黄牛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牧草;大面积耕作需要大量耕牛。
(2)肉用。原因: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部分耕地撂荒,黄牛的役用性能减弱;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牛肉需求量增大。
(3)黄牛养殖数量多,产量高;肉质细,香味浓,体躯高大,皮质好,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
(4)从养殖到加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分析】(1)远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围养阶段,饲养历史悠久;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山区,牧草充足;南阳盆地,地形平坦,种植业发达,大面积耕作需要大量耕牛。
(2)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部分耕地撂荒,黄牛的役用性能减弱;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牛肉需求量增大,故目前南阳黄牛的主要用途为肉用。
(3)盛产黄牛,养殖数量多,产量高;南阳黄牛,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明显,皮质优良,市场广阔;1998年南阳黄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禽品种保护名录”政府的大力支持。
(4)从养殖到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黄牛相关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几内亚北部地区发展炼铝生业的区位条件。
(2)简述一年中科纳克里周边农业地区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对应的时间。
材料二 下图中A地万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3)简要分析A地沿河两岸为什么有“走廊式”林木。
【答案】(1)优势:铝土矿储量大,原料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劣势:地形复杂多山,交通不便。
(2)6-10月,洪涝;11月--次年4月,干旱。
(3)河流沿岸空气湿润,水汽多(,河水下渗,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水汛期泛滥,带来肥沃泥土,有利于林木生长。
【详解】试题分析:(1)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有利方面有: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当地有丰富的水能。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内亚有丰富的铝土矿。不利方面来看: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2)科纳克里周边农业地区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对应的时间主要结合该地的气候资料来叙述。读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科纳克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高,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6-10月)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干季(11月-次年5月)降水少,容易发生旱灾。
(3)分析A地沿河两岸为什么有“走廊式”林木,要从森林与草原适于生长的环境考虑,森林需要的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上,当地不生长森林,说明其降水偏少,蒸发量大,导致降水偏少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考虑。从图中A地纬度低,蒸发旺盛,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的进入以及陆地面积小,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A地沿河两岸有林木,说明有丰富的水源,且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泛滥的泥土比较肥沃。
3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