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16
2017
2018
命题分析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Ⅰ
卷Ⅰ·T14:电容器、匀强电场的特点
T20:电场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卷Ⅱ·T1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的分析
卷Ⅲ·T15:等势面的理解及电场力做功的计算
卷Ⅰ·T20:φ-r图象、电场强度及电场力做功
T2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卷Ⅱ·T2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
卷Ⅲ·T21: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卷Ⅰ·T16:电场强度的叠加、库仑定律
T21:等势面、电场力做功以及电势能
卷Ⅱ·T21: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电场力做功、电势差
卷Ⅲ·T2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
2.从内容上看,对电场线、等势面、电场力的性质、电场能的性质及电容器等知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带电粒子或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选择题、计算题均有考查,且有一定的综合性。
静电现象的解释
Ⅰ
点电荷
Ⅰ
库仑定律
Ⅱ
静电场
Ⅰ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Ⅱ
电场线
Ⅰ
电势能、电势
Ⅰ
电势差
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Ⅱ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Ⅱ
示波管
Ⅰ
常见电容器
Ⅰ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第1讲 电场的力的性质
知识排查
点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点电荷
有一定的电荷量,忽略形状和大小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2.元电荷:e=1.60×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
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k,式中k=9.0×109 N·m2/C2,叫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1)真空中;(2)点电荷。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
2.定义式:E=,单位:N/C或V/m。
3.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k。
4.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电场线
1.定义: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
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线的特点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点电荷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
(2)根据F=k,当r→0时,F→∞。( )
(3)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即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
(4)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
(5)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
答案 (1)× (2)× (3)√ (4)√ (5)√
2.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
C.P点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所受静电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解析 公式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与F、q无关,A、B项错误;由F=qE知,C项正确;场强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受力方向相反,D项错误。
答案 C
3.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并将其间距变为
,则现在两小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F B.F
C.F D.12F
解析 接触前两小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接触后再分开,两小球所带的电荷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小球分开后各自带电量为+Q,两小球的距离变为,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变为F′=k=F,选项C正确。
答案 C
4.如图1所示,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