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训练6:教材演示实验创新
1.(制气装置)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A.制取NO气体 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制取***气 D.制取氨气
解析 A.铜和稀***反应生成的NO密度和空气非常接近,难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C.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应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气有毒,需要尾气吸收,故C错误;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
答案 B
2.(教材Na2CO3、NaHCO3热稳定性实验)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中不科学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NaHCO3在小试管,Na2CO3在大试管,大试管直接加热,受热程度较大,若加热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即可判断稳定性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A正确;要证明NaHCO
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B正确;Na2CO3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则连接A烧杯的试管不会产生CO2,所以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C错误,D正确。
答案 C
3.(教材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实验)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到过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苹果块会变干瘪
B.乙中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丙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丁中pH试纸变成红色
解析 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使苹果块中水分逐渐减少而变得干瘪,正确;B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胆矾晶体表面失去部分结晶水,观察到蓝色晶体表面出现“白斑”,正确;C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饱和KNO3溶液中溶剂减少,析出KNO3晶体,正确;D项,pH试纸的成分是纤维素,放入浓硫酸中易被脱水炭化,表面变成黑色,错误。
答案 D
4.(NH3的两大教材实验分析)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解析 实验一是氨气的喷泉实验,喷泉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弱碱溶液,使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实验二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浓盐酸挥发出的***化氢分子结合生成白烟是***化铵固体小颗粒,证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遇到***化氢发生反应生成***化铵,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
答案 C
5.(铝热反应实验分析)利用如图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