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Ga 7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0题,每小题2分,11~16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造棉、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汽车车身采用的镀锌钢板是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提高车身的抗锈、抗腐蚀能力
C.“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氮氧化物有关
D.能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有防腐、保鲜作用的食品添加剂,须限量使用
【答案】C
【解析】A.人造棉是棉型人造短纤维的俗称;人造丝是把植物秸秆、棉绒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经过氢氧化钠和二硫化碳等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纤维状物质,人造棉、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A正确;B.由于锌比铁活泼,因此形成原电池时锌作负极,可以对铁起到保护作用,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提高车身的抗锈、抗腐蚀能力,B正确;C.“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C错误;D.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有防腐、保鲜作用,但不能随意使用,应限量使用,D正确;答案选C。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g SiO2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B.4.6g Na完全与水反应,生成共价键0.3NA
C.101kPa、120℃时,7.8g C6H6燃烧所得气体分子数一定为0.9NA
D.100mL 1mol·L−1 HClO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答案】D
【解析】A.30g SiO2晶体中1个Si与周围的4个O形成Si-O键,故30g SiO2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A正确;B.4.6g Na的物质的量为n(Na)===0.2mol,Na与水完全反应生成NaOH和H2,即2Na+2H2O=2NaOH+H2↑,产物NaOH中OH−存在一个共价键,H2中存在1个共价键,由于0.2mol Na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2mol NaOH和0.1mol H2,所以生成0.2NA+0.1NA=0.3NA的共价键,故B正确;C.7.8g C6H6的物质的量为n(C6H6)===0.1mol,120℃时H2O为气体,燃烧产物为CO2或CO中的一种或两种及H2O,根据元素守恒,碳的氧化物为0.6mol,H2O为0.3mol,所得气体分子数为0.6NA+0.3NA=0.9NA,故C正确;D.100mL 1mol·L−1 HClO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HClO)=1mol·L−1×0.1L=0.1mol,由于HClO是一元弱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该溶液中离子数目远小于0.2NA,D错误;故选D。
3.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用装置④将SnCl2溶液蒸干制备SnCl2晶体
【答案】A
【解析】A选项,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故A符合题意;B选项,乙醇与水互溶,则乙醇不能作溴水的萃取剂,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要使用温度计,故C不符合题意;D选项,Sn2+要水解,用装置④将SnCl2溶液蒸干不能制备SnCl2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CO2的结构式是O=C=O
B.按照系统命名法的名称:2-***丁烷
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D.CH3COOH的球棍模型:
【答案】C
【解析】A.CO2是直线型分子,结构式是O=C=O,故A正确;B.用系统命名法为2-***丁烷,故B正确;C.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