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2.4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学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1.7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2.4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学案.docx
文档介绍:
第4讲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 合成有机高分子
[考纲要求]
1.了解油脂、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油脂、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4.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5.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考点一 油脂、糖类、蛋白质
1知识梳理
1.油脂
(1)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          反应所生成的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结构可表示为。
(3)性质
①油脂的水解(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a.酸性条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烃基上含有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油酸甘油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        
2.糖类
(1)概念和分类
①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                   。
②组成:主要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O)m,所以糖类也叫     。
③分类:
(2)性质:
①葡萄糖:多羟基醛CH2OH(CHOH)4CHO
②二糖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如蔗糖水解生成   和  。
③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Ⅰ)相似点:
a.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    。
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如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Ⅱ)不同点:
a.通式中n值不同。
b.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    。
3.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概念
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均为α-氨基酸,其通式为      ,官能团为    和    。
(2)几种重要的α­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
苯丙氨酸:        、
谷氨酸:        。
(3)氨基酸的性质
①***:
甘氨酸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②成肽反应:
氨基酸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二肽或多肽。
4.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
①蛋白质含有     等元素。
②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  反应生成的,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的性质
(3)酶
①大部分的酶是一种蛋白质,易变性(与蛋白质相似)。
②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b.具有高度的  性。
c.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5.核酸
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其组成,核酸分为      (DNA)和    (RNA)。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有恒定的熔沸点(  )
(2)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大于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  )
(3)油脂硬化和水解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
(4)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二者都是人体所需的能源物质(  )
(5)向淀粉水解后所得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未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
(6)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
(7)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
(8)通过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护其生理活性(  )
(9)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
(10)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
[提醒]
(1)油脂属于酯类,但酯类物质不一定是油脂,油脂一定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注意不能写成“油酯”。
(2)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两者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
(4)在30~50 ℃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生理活性。
2对点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