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8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鲜( )为人知 锲( )而不舍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鞠躬尽cuì( ) pán( )石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分)
①马革裹尸:
②义愤填膺:
4.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特点且又合乎语境要求的词语填空。(2分)
忠厚平实 引人注目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①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 。
②邓稼赞是是一个最不要 的人物。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5.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本册中要求课外背诵的古诗词:(3分)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 。
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
6.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蒙辞( )以军中多务( )。
②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 )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孙权要求吕蒙怎样读书?你认为这一要求对我们适用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三 ①
三、阅读。(40分)
(一)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20分)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至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9.请你用精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大意。(4分)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个词用得特别好?请说明理由。(4分)
11.30年代初的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要潜心研究古代典籍?(4分)
12.文中写闻先生的头发之前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