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马
[学法导引]
本文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所写的一则科学小品。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人工驯养之马和天然野生之马不同的形态及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野马天然美的由衷赞叹,对人工马被人驯化后的深刻同情和悲哀。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1、2段写的是人工驯养状态下的马,第3、4、5段写的是天然野生的马。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态。文章语言优美,文笔流畅,作者以人性化笔触写马,情真意切,极其动人。
学****中要仔细体味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下马的形体、精神特点的传神描摹,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要把握文章采用的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要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
[典题例析]
例题一、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解析:一般来说,人总是认为人类对马的驯养是一种进化,但作者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人类束缚了自由,压抑了马的天性,只是一味地驱使马。解题时应以此角度入手去考虑。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是指人类对马的驯养。马被人类驯化、喂养,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作者说马“丧失自由”。马被迫接受了人在它身上的缰绳、鞍、衔铁、蹄铁,而且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马已丧失了自己的天性,只知道服从人的命令。文章用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
例题二、第一部分所写的马,有什么主要特点?你喜欢这样的马吗?为什么?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以精要的语言概括人工驯养的马的特点。另外,要能理解作者对人工驯养之马的态度不是鄙弃,不是憎恶,而是同情、悲哀。
参考答案:主要特点:勇毅、驯良、舍己从人。从文意看,这样的马至少是悲哀而值得同情的。因为这时的马已经失去自然的本性,因而它是不“美丽”的。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项鬣( ): 2、剽悍( ):
3、驯良( ): 4、窥伺( ):
5、疮痍( ): 6、阔绰( ):
7、观瞻( ): 8、妍丽( ):
9、遒劲( ): 10、犷野( ):
二、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字,补全下面的短语。
1、 以赴 2、舍 从 3、自由 4、 结队
5、相得益 6、 不舍 7、面面相 8、有过之无
三、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慷慨 鞍辔 畸形 B、驯养 搏斗 充沛
C、妒忌 羁绊 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