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短文两篇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 ) 濯( ) 案牍( )
亵玩( ) 鲜有闻(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 (2)惟吾德馨 ( )
(3)往来无白丁 ( ) (4)无案牍之劳形(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
(7)宜乎众矣 ( ) (8)亭亭净植 ( )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徐喷以烟
6.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 D.无丝竹之乱耳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灵( ) (2)鸿儒( ) (3)调( ) (4)劳形(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