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word版含答案).zip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45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2. 如图,要用“HL”判定Rt△ABC和Rt△A′B′C′全等,所需的条件是(  )
A.AC=A′C′,BC=B′C′ B.∠A=∠A′,AB=A′B′
C.AC=A′C′,AB=A′B′ D.∠B=∠B′,BC=B′C′
3. 如图,AB=DE,AC=DF,BC=EF,则∠D的度数为(  )
A.30° B.50° C.60° D.100°
4. 如图所示,将△ABC沿AC翻折,点B与点E重合,则全等的三角形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 下面是黑板上给出的尺规作图题,需要回答横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如下: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__○__于点N;
②分别以点__⊕__为圆心,大于__△__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__⊗__的内部交于点C;
③画射线OC,OC即为所求.则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表示OA B.⊕表示M,C
C.△表示MN D.⊗表示∠AOB
6. 如图所示,P是∠BAC内一点,且点P到AB,AC的距离PE,PF相等,则△PEA≌△PFA的依据是(  )
   
A.HL B.ASA C.SSS D.SAS
7. 如图,△ACB≌△A'CB',∠ACA'=30°,则∠BCB'的度数为 (  )
A.20° B.30° C.35° D.40°
8. 如图,点A,E,B,F在同一直线上,在△ABC和△FED中,AC=FD,BC=ED,当利用“SSS”来判定△ABC和△FED全等时,下面的4个条件中:①AE=FB;②AB=FE;③AE=BE;④BF=BE,可利用的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③ D.①或④
9. 现已知线段a,b(a<b),∠MON=90°,求作Rt△ABO,使得∠O=90°,OA=a,AB=b.小惠和小雷的作法分别如下:
小惠:①以点O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ON于点A;②以点A为圆心、线段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OM于点B,连接AB,△ABO即为所求.
小雷:①以点O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ON于点A;②以点O为圆心、线段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OM于点B,连接AB,△ABO即为所求.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惠的作法正确,小雷的作法错误
B.小雷的作法正确,小惠的作法错误
C.两人的作法都正确
D.两人的作法都错误
10. 如图,有一张三角形纸片ABC,已知∠B=∠C=x°,按下列方案用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可能得不到全等三角形纸片的是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
11. 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D,②AC=DB,③AB=DC,其中不能判定△ABC≌△DCB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

12. 如图,已知CD=CA,∠1=∠2,要使△ECD≌△BCA,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条件).

13. 如图,D为Rt△ABC中斜边BC上的一点,且BD=AB,过点D作BC的垂线,交AC于点E.若AE=12 cm,则DE的长为    cm. 
14.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过点C作平行于AB的直线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若DE=FE,AB=5,CF=3,则BD的长是________.

15. 如图,小明和小丽为了测量池塘两端A,B两点之间的距离,先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点C,沿AC方向走到点D处,使CD=AC;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点E,使CE=BC.若量得DE的长为60米,则池塘两端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米.

16. 在△ABC中,AB=4,AC=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
17. 求证: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必有两个内角相等.
18. (2019•苏州)如图,中,点在边上,,将线段绕点旋转到的位置,使得,连接,与交于点.
(1)求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