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嗜好( ) 一箪食( ) 汲取( ) 吝啬( )
举觞相庆( ) 休戚相关( ) 屡次( ) 黔驴技穷(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亲旧知其如此( )
(3)期在必醉( )
(4)造饮辄尽( )
(5)颇示己志( )
(6)衔觞赋诗( )
(7)环堵萧然( )
(8)短褐穿结( )
3.下列加红的词不指代五柳先生的一项是( )
A.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B.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讲述了五柳先生在隐居生活中的三大乐趣:读书,饮酒,著文。
B.文章结尾的赞语是模仿史家笔法,再度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
C.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肯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D.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
5.(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时期人。本文选自《_______》。我们所学过的另一篇散文《_______》也选自本集。
(2)从全文内容看,五柳先生就是指_______,这篇文章属于_______散文,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运用能力提升
6.下列词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置酒而招 不蔽风日 不求甚解
B.不慕名利 忘怀得失 期在必醉
C.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D.欣然忘食 闲静少言 衔觞赋诗
7.下列加红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为号焉 阴风怒号
B.不求甚解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或置酒而招之 登轼而望之
D.亲旧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8.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无怀氏 之民。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学而时****之。
D.久之,目似瞑
9.(2012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2)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内同步阅读
(2012 山东临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