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第三章物态变化训练(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人员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雪的熔点升高了
B.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测量水的沸点时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C.夏天冰棒冒“白气”是因为冰棒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都是分子间距离变大的过程
3.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 B.洗完菜的水用来冲厕所
C.使用节水器具 D.及时修理漏水龙头
4.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落回地面时的情景。为将舱体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带走,在其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则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特殊”材料发生了下列哪些物态变化( )
A.熔化和汽化 B.熔化和凝固 C.液化和凝华 D.升华和液化
5.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放热汽化,后者是放热液化 B.前者是吸热熔化,后者是吸热汽化
C.前者是放热液化,后者是吸热汽化 D.前者是吸热液化,后者是放热汽化
5
2
6.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但内径粗细不同,同时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则( )
A.内径细的温度计示数大
B.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上升高度大
D.两支温度计水银上升高度相同
7.图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冰棒化成水 B.草上结了霜
C.樟脑丸变小 D.滴水结成冰
8.最近没有降水天气,但早上拉开窗帘,也常常会发现窗户玻璃上有“水汽”,“水汽”是怎样形成的?出现在窗户的哪一侧?( )
A.汽化,内侧 B.液化,内侧 C.汽化,外侧 D.液化,外侧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凌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雾凇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10.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3
4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
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过程都要放出热量
11.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太阳出来,大雾消散 B.剥开包装纸,冰棍冒“白气”
C.戴着眼镜进浴室,镜片模糊 D.冰箱中取出饮料,一会儿瓶外壁出“汗”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 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
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 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
13.如图所示, 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
5
4
15.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16.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许液态***,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针筒里的***液体逐渐消失,再向里推压活塞,会观察到针筒里的______再次出现。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8.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