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市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zip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数学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11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年级数学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9道小题;
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试卷共两部分,第Ⅰ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
命题人:雒振峰 审题人:耿京波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点P(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A.(-1,2) B.(1,-2) C.(1,2) D.(-1,-2)
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我解放军某部火速向灾区推进,最初坐车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中途由于道路出现泥石流,被阻停下,耽误了一段时间,为了尽快赶到灾区救援,官兵们下车急行军匀速步行前往,下列是官兵们行进的距离S(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大致图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
6.在△和△中,已知∠ =∠, =,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不能使△≌△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7.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且AB=AD=DC,∠BAD=40°,则∠C为( ).
A.25° B.35° C.40° D.50°
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F=CD,BD=CE,
∠FD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D
A
B
C
E
F
O
9.如图, AB∥CD, AC∥BD, AD与BC交于O, AE⊥BC于E, DF⊥BC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
A. 5对 B. 6对 C. 7对 D. 8对
10.如图,△ABC的三边AB、BC、AC的长分别为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
△ABC分成三个三角形,则( )
A.1:1:1 B. 6:4:3
C. 2:3:4 D. 4:3:2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年级数学考试试卷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函数关系式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E
D
C
B
A
13.Rt△ABC中,∠C=90°,∠B=2∠A,BC=3cm,AB=_________cm.
14.如图,将等边△ABC剪去一个角后,∠BDE+∠CED=_________.
15.如图,在Rt△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DE=1cm,则BC =_________cm.
16.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则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x的取值范围为 .
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 °.
18.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
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最小时,
∠PCD=_________°.
19.已知D是等边△ABC外一点,∠BDC=120º
则AD、BD、DC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长为4cm的根火柴可以拼成如图1所示的个边长都为4cm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拼成如图2所示的个边长都为4cm的平行四边形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