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
第12页,共12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三探索更小的微粒寒假预****练****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 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 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 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B. 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C. 电子不能通过肉眼观察,但是有的原子可以由肉眼观测
D. 微观粒子尺度的排列顺序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和夸克
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哪个带负电( )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B.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用丝绸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原子内大部分体积是空的,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原子核上。下列关于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带负电、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体积很小
C. 核外电子带正电 D. 核外电子不带电
以下几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页,共12页
第2页,共12页
A.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数与质子带的正电荷数相等时,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B.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D. 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
原子由哪些粒子构成( )
A. 原子核和电子 B. 质子和中子 C. 中子和电子 D. 原子核和分子
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
A. B.
C. D.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 质子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以下几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太阳是恒星,因为它是固定不动的
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D. 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
二、填空题
卢瑟福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______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__________组成的;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__________电荷;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通过摩擦使电子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组成。
在探索更小的微粒历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______,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______”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三、作图题
第3页,共12页
第12页,共12页
如图所示是氦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核外有两个电子绕核旋转,请你在图中用“⊕”表示质子,根据电子数在相应位置画出数量对应的质子。
四、实验探究题
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选填“A”或“B”)。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下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能反映气体分子排列特点的是图________。
第11页,共12页
第4页,共12页
(4)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________
A. B.
C. D.
五、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