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
课时1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素养
突破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作品表现手法之方法:
①明确信息区间;
②辨析表现手法;
③分析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
④分析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题组一 基础通关(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5分)( )
A.民警根据这位迷路的老人的只言片语,推理出他的住址,并将他送回了家。
B.爷爷移居海外已三十年,如今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他不禁慨叹沧海桑田。
C.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强烈谴责日本政府在中国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D.辽宁队先后战胜前CBA冠军和本赛季常规赛冠军,“年度最强队”称号,他们当之无愧。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15分)( )
A.萧珊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在伤兵医院》,这篇文章发表在巴金主编的《烽火》杂志上。
B.基层部门,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肩负着抓落实的主体责任。
C.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使得研究项目组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状况有了总体性认识。
D.近年来,吉林省因地制宜,创新项目运行模式,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题组二 悦读时间(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樱 花 时 节
郝 俊
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樱花的花瓣较小,颜色多为粉红或白色。我见过的樱花的颜色,更多是介于这两种颜色之间,嫩红中透着素白,像在水中涤荡过一般,给人一种一去尘埃的脱俗感。
樱花的美印证了“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看樱花就要看繁花簇锦、成片成林的热闹。其他花则不然。俏皮的红杏只需一枝就可充当报春的使者,宋代张良臣写道:“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一株莲花就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凌波仙子。一枝月下的红梅即可绽放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逸风姿。若单看一枝樱花,便觉得太柔弱,太单薄,甚至让人难以觉出其生命迹象。带着一份怜恤,从地上随手拾起一片樱花花瓣置于掌心,
手中的花瓣就像被折断的蝴蝶的翅膀,花瓣在微风中的颤动恰如蝴蝶的断翅的挣扎。倘若花树密集,规模盛大,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记得第一次看樱花看的就是一片花海,近千株樱花竞相绽放,花朵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白的如雪堆枝条,粉的似落霞满天。这般情景,才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目不暇接。眼前樱花开得灿烂,加之地势起伏,远看,花潮汹涌。是的,当一种美极其繁复,同时又带有连绵起伏的韵律时,便给人以汹涌而来之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樱花,不知道从哪里看起,越是想尽收眼底,越是难以穷尽,这样的美来得如此急切,让人振奋。这种体验,让我想到在夜间看萤火虫,如果看到零星几只萤火虫,总觉得它们像一盏盏微弱的灯,飘忽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黑夜吞噬,出于同情和怜悯,看一眼就想替它们把光再拨亮些。试想,如果我们看到的不是几只,而是数万只萤火虫在眼前闪烁,这时我们一定不会觉得它们渺小。我们会醉心于它们漫天飞舞时的流光溢彩,会觉得这些小精灵正在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光芒,那么欢快,那么耀眼,那么势不可挡。当我们感觉它们化作点点繁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