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凋谢(diāo)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落蕊(ruǐ)
B. 细腻(nì) 平平仄仄(zē) 歧韵(qí) 独处(chù)
C.颤动(chàn) 纤腰(xiān) 弥望(mí) 踱步(duó)
D.酣眠(hān) 乍看(zhà) 敛裾(jū) 譬如(p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今言“华(huā)”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è)窈然。
C.未至二三里,摧藏(zàng)马悲哀。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苦涩 屋檐 萧索 义愤填膺
B.幽远 混钝 落寞 中南捷径
C.训鸽 颓废 意境 心急如焚
D.点缀 赏玩 蟋摔 责无旁贷
4.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5、选出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6、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春秋时期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战国时的周朝天子,至多只能和宋、鲁等小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罢了。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执意按其所谓“***”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