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5分钟训练(预****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入人园圃( )攘人犬豕( )入人栏厩( )
拖其衣裘( )两涘渚崖( )泾流之大( )
思路解析:平时重视积累,特别要注意形声字的读音。
答案:“圃”读“pǔ”,“攘”读“rǎnɡ”,“厩”读“jiù”,“裘”读“qiú”,“涘”读“sì”,“泾”读“jīnɡ”。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亏人自利(吃亏) 罪益厚(更加)
B.杀不辜人(罪) 知而非之(非难)
C.东面而视(脸朝东) 少仲尼之闻(小看)
D.不仁兹甚(更加) 大方(深明大道)之家
思路解析:A项中“亏”是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吃亏”。
答案:A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思路解析:文言文翻译应译出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1)关键词语是“愈”“兹”“益”;(2)关键词语是“野语”,宾语前置句“莫己若”“我之谓”;(3)关键词语是“于是”“以……为”。
参考答案:(1)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越突出,罪过也就更加深重。
(2)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3)在这个时候河伯高兴极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4.填空。
(1)《秋水》选自《庄子》。庄子名周, 中期宋人,先秦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分 、 、 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非攻》选自《墨子》。这本书大部分是 家学派弟子们记录下来的。“非攻”就是 。
思路解析:作家、作品应重点记忆:作家——朝代——作品——评价(对作家的评价和对作品的评价)。
答案:(1)战国 道 内篇 外篇 杂篇
(2)墨 反对进攻的战争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对文段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归纳出哪两个四字成语?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采用了对比手法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从这些对比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