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
5分钟训练(预****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烙印(lào) 马厩(jì) 养尊处优(chǔ)
B.婆娑(suō) 庇护(bì) 命运多舛(chuǎn)
C.一幢(dònɡ) 滴沥(lì) 通衢大道(qú)
D.馨香(xīn) 夙愿(sù) 不可估量(liànɡ)
思路解析:A项中的“厩”应读“jiù”;C项中的“幢”应读“zhuànɡ”;D项中的“量”应读“liánɡ”。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苍桑 府第 蕴藏 粉妆玉琢
B.灰烬 窒息 催毁 寥寥无几
C.惟独 缱绻 般配 伶仃孤苦
D.遮蔽 座落 瘠薄 茕茕孓立
思路解析:A项中“苍”应为“沧”;B项中“催”应为“摧”;D项中“座”应为“坐”,“孓”应为“孑”。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B.德居斯太因侯爵曾对肖邦说,听他的音乐,“总感到是在同您促膝谈心,甚至,似乎是跟一个比您本人更好的人在一起,至少是,我接触到了您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
C.肖邦(1810~1849),全名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著名音乐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包括15首波罗涅兹舞曲、56首玛祖卡舞曲……等在内的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
D.在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肖邦故园》一文内容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课文是如何阐释肖邦的音乐创作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的?
思路解析:B项中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C项中省略号的作用与“等”重复,应删除;D项中全句并无疑问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人们有时会在频繁的文化活动中碰到某些 从事或令人不安的现象,因而思想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了疑虑。
(2)享誉世界的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自1830年 法国巴黎,此后再也没有能亲眼一见故园的风光和景致。
(3)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的组成部分。
A.草率 作客 置疑
B.草率 做客 质疑
C.轻率 作客 质疑
D.轻率 做客 置疑
思路解析:“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做客”,拜访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寄居他乡。“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
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的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整个欧洲的音乐增辉。
B.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
C.秋天的肖邦之家别有一番风味,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