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能力训练: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3份).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①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②,射稽八板;擿③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节选自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年版,第657~671页。略有改动)
注:①臞:同“癯”。②板:筑墙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擿:掷,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  害:妨害
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
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
解析:“倡”通“唱”。讴癸是一歌手名。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不译。B项第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为“它们的”;第二个“其”是代词,可译为“自己的”。C项中第一个“则”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D项中第一个“于”是介词,表比较,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为“比”;第二个“于”是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
答案:A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解析:B项中的“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不是治国有术的表现,而是人主不应有的态度。
答案:B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己即使憔悴、消瘦,还是没有益处。
(2)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3)知道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疾病痊愈。
5.原文说“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此”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墨子“若辩其辞”。
参考译文: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好像有若回答宓子的话一样。君主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听动听的话;观察别人的品行的时候,觉得行为深奥的人贤能。所以文武百官与百姓在说话的时候迂回而夸大,做事情也脱离了世道。
宓子贱治理单父时,有若拜见他说:“你为什么这么瘦啊?”宓子回答:“君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