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是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在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以父家长制的家族为本位,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是通过家族来实行的。家族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就是扩大了的家族。家齐才能国治。因此,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就成为最为重要的伦理目标和宗旨。而孝作为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精神基础,对于维系家族的延续和团结起了很大作用。从纵的方面,孝可以使家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继志述事、光耀父母与家族。从横的方面,几世同堂的大家族,复杂的人伦关系,也需要一定的伦理规范加以调节,而孝以其敬顺与服从的伦理精神维护了家族内部的和睦团结,这对于维护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的安定和等级秩序是十分重要的,故重孝。可以说孝是宗法制的家族本位的产物和家族伦理的核心。
西方人一般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这里的初民由于受生存环境的限制(希腊半岛多山,夏季气候干旱,不适宜农业生产),很早就致力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人们聚集在一些城邦中生活,经常流动和迁移。再加上社会政治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脱离氏族社会的影响比较彻底,没有形成中国那样的宗法制度.思想上也没染上家族主义的色彩。西方的家蓑组织也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以夫妇为中心的核心家族,子女婚后便离开父母另立,家庭成员各有自己的财产,因此,西方的家庭要比中国的家庭松散得多,家庭对个人没有多大的约束力。由于这些原因,西方人一般不是以家庭的名义而是以个人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他们的伦理与文化观念是以个人为本位的,这种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西方文化发端于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基督教中就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从哲学与科学思想的角度,更有强调事物组成部分的“原子论思想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在中世纪,虽然是以上帝为中心的,但并未完全扼杀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平等权利的传统。在近代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则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这种原则倡导人的自由与平等,这种自由平等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全面体现,如男女、老幼、上下、同辈、同事等,在父母子女之间也不例外。而西方人亲子之间以友爱的伦理相待,正是这种自由平等精神的体现。
1.对中西方伦理与文化观念比较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伦关系比较复杂,而西方的家族组织相对较为简单。
B.中国人孝的伦理精神体现在尊老上,而西方人亲子之间的友爱的伦理精神体现在爱幼方面。
C.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而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本位。
D.孝产生于家族本位,自由平等产生于个人本位。
2.下列不属于西方人伦理与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那里的初民致力于手工业和商业,经常流动迁移。
B.西方社会脱离氏族社会的影响比较彻底,没有形成中国那样的宗法制度。
C.西方文化与犹太教和基督教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影响。
D.近代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是倡导个人的自由与平等的个人本位思想。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方人一般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因此,西方人的家庭要比中国人的家庭松散。
B.家齐才能国治,因为国家就是扩大了的家族,家族安定是任何一个国家安定的基础。
C.孝是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精神基础,又是家族伦理的核心,它对维护传统中国社会的安定和等级秩序是十分重要的。
D.个人本位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原则,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建立起来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匈奴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