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 第二专题专题练测 苏教版必修4.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2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专题 专题练测
建 议 用 时
实 际 用 时
设 定 分 值
实 际 得 分
1 5 0 分 钟

1 5 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喘(chuǎn)气 蜷(quán)缩 虫豸(zhì)
灭顶(dīng)之灾
B.跛(bǒ)脚 诀(jué)窍 铁镐(kāo) 汗涔涔(cén)
C.犄(qí)角 寓(yù)所 沉吟(yín) 忐(tǎn)忑(tè)不安
D.弥(mí)补 黝(yǒu)黑 怜悯(mǐn) 垂头耷(dā)脑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恫吓 烟蒂 谛造 恻隐之心
B.演绎 咳嗽 伺候 白头谐老
C.濒临 推搡 惊惶 不足为奇
D.贤惠 烟囱 搭讪 慢条斯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____出一阵哄笑。
(2)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____地把手缩回去了。
(3)辛德勒____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
A.爆发 恐惧 考虑 B.暴发 恐惧 权衡
C.爆发 惊恐 权衡 D.暴发 惊恐 考虑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
B.当“公诉”(按照法官们至今沿用的行话)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
C.打字机啪啪地轻响,打印纸上,一个个熟悉的人名不断出现: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辛德勒叼着香烟在一边口述,伊特兹哈克紧张地做着记录。
D.女工们紧紧抱在一起,是绝望,还是濒临死亡的挣扎?她们颤抖着,是恐惧,还是寒冷?她们能做的只有紧闭双眼,紧咬嘴唇,默默祈祷。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B.雨果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品有短篇小说《悲惨世界》,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C.影片《辛德勒名单》揭示了人性和兽性的冲突,表现了人性最终战胜兽性这一主题,曾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六项大奖。
D.《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雨果青年时期,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京剧进课堂
“京剧进课堂”消息传出,社会各界的争议一直不断。这场争议本身的意义,远大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十省市共200所中小学试点京剧走进音乐课堂”本身,对探究包括京剧在内的民族传统艺术如何传承,对思考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应秉承何种态度,无疑都具有标本意义。
围绕京剧进校园的争议,大致有两类:一是京剧究竟该不该进校园,一是只有京剧进校园品种是不是单一。有的家长闻听消息,首先担心的是“会不会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有的学校则表示“我们的音乐老师根本不懂京剧,怎么教”;甚至有人说,孩子更喜欢流行音乐,哪怕学点交响乐也好,“让孩子学咿咿呀呀的京剧,这是把***意志强加给孩子,恐怕适得其反”。这类争议犹如“第一反应”,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京剧在当代的尴尬境遇,也映照出一些人潜隐的心理焦虑。其实,京剧课只是纳入试点学校一至九年级原有音乐课程之中,没有增加学时,是考查而非考试科目;是让孩子们赏析,而非培养戏迷票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会因此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倒要自问,在我们心中,是不是把应试教育看得比素质教育更重要?我们情愿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奔波于参加钢琴班、小提琴班,以期用
“特长”促进孩子升学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们是否真的喜欢钢琴和小提琴?如果京剧能算“特长”,学校以没有教师懂京剧为由不开这门课,有几个家长能答应?
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江苏、甘肃、黑龙江等地,就有中小学尝试了京剧进校园。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曾对120名上过京剧课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课后仍对京剧没兴趣的学生极少,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可能不会去买票听戏,但很喜欢类似课程;还有30至40人表示,他们因这门课而喜欢上了京剧。其他一些自主尝试的学校,也是效果良好,不曾引发争议。武断指责让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