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市部分地区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论语专题(含答案).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3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论语专题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3.阅读《论语·乡党》第9章,回答①②题。(5分)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①文言文中,“不”常常通“否”。因此,本章划线部分可以有多种断句,其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伤人乎/不问马
B.伤人乎不/问马
C.伤人/乎不/问马
D.伤人乎/不/问马
②这一章,体现出孔子什么思想?(2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高二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6分)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③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④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
11.(1)解释第四则《论语》中的画线句子。(2分)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结合以上四则《论语》,简要概括如何成就君子人格。(4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季子然问:“伸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狱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母自辱焉。”(《颜渊》)
(1)根据选文,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听到季子然询问仲由、冉求的任职情况,孔子感到吃惊。
B.“具臣”不能做到“以道事君”,但是也不会狱父与君。
C.孔子认为仲由与冉求有底线,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
D.从选文可以认识到,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主张适可而止。
(2)根据语境,简要谈谈你对选文中两处“不可则止”的理解。(4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6分)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1)两则语录中孔子对“仁”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2)两则语录对“仁”的阐述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14.仁,是《论语》中反复强调的方面。请结合《论语》中的具体语句,选择一个角度,
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5分)
参考例句: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颜渊》)
③子曰:“当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